

-
观点 | Opinion more
-
在打击对手前,“谎言帝国”要先做好这几件事
既然几句美妙的广告语就能让占美国成年人口一半的妇女群体喜欢上抽香烟,或者几场娱乐明星活动就能改变美国选民对冷酷且内向的柯立芝总统的不良印象,那么,引导公共舆论去支持一场战争当然也不是什么难事。[全文]
-
甘当美国傀儡、挑起对华冷战,对英国没好处
尽管英中关系有着深厚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利益,但没有什么能比英国穿上其旧帝国的外套来施压中国更能激怒中国人了。中国的政治意志是历史不会重演。[全文]
-
如何判断中美兴衰发展到什么程度?我根据千年历史列了一些指标
虽然这些指标并不完美(因为所有长期性指标都不完美),但可以很好地反映整体格局……几乎所有这些国家都经历了由兴盛转向衰落的时期。[全文]
-
伦敦格勒:英国的“俄罗斯上瘾症”
“伦敦格勒”(Londongrad)是一个著名的形容词,来描述英国的首都生活着多少俄罗斯人——这并不是指普通的俄罗斯人,而是苏联解体后迅速崛起的俄罗斯富豪们。[全文]
-
炒作今天开战?看看乌克兰危机的“众生相”
普京大规模入侵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不过,乌克兰危机,倒也让全世界看到了西方在“讲道理”时的矛盾逻辑:西方分析家在解读俄罗斯的动机时,最常见的说法之一就是普京想恢复当年苏联的“势力范围”。那么,北约和欧盟东扩难道就不是在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全文]
-
正式退欧两年:历史终结处的悲剧,在英国不断上演
英国早已从二战后的福利国家,基本转回到了那个令人担忧的跛脚帝国,而退欧不过是自由帝国主义危机循环的必然结果。与19世纪下半叶相比,今天的英国早已没有庞大的世界帝国供其吸取资源。鲍里斯口中的“全球不列颠”,无非只是自由干涉主义的帝国旧梦罢了。[全文]
-
新冠确诊再创峰值,英国不仅“躺平”还放宽隔离标准
另一份来自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指出,在2021年12月下旬,约有3%的劳动力估计因出现新冠病毒的症状、自我隔离或隔离,而休病假或无法工作,这是自2020年6月开始进行此项统计后出现的最高值。[全文]
-
“可以和‘港独’争辩,但不能中了他们的计”
每一个爱国的人,无论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爱国的心都是不会变的。不是说因为出国了,真的见到这些人了,才会发现我们自己是爱国的人;我可能只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做了很多人没有机会去做的事,说了很多人没有机会说的话,让大家能够看到我。[全文]
-
立法会选举 ,英国人跑来教香港人“搞民主”?
罗杰斯是一种标准的政治投机分子,把过上美好生活的基础,建立在扰乱其他国家民众的生活,让其他国家民众陷于名为西方式民主的灾难之中,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全文]
-
对华政策连一贯性这条底线都不能捍卫,英国有什么诚信可言
西方民主模式很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如果有祖上留下来的家产,像英国这样的国家自然可以继续挥霍、“游戏”,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恐怕越来越难以维系;而对于祖上没有留下家产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一旦成了被“宠坏的孩子”,几乎无药可救。[全文]
-
英国“转向印太”?中国要警惕这些问题
对于英国雄心勃勃地“转向印太”,中国首先要保持战略定力,既要正视英国未来成为“印太”重要地缘政治力量的可能,也要识破英国“趁机议价”的机会主义用心。[全文]
-
留洋,可能是振兴女足的唯一捷径
尽管女性在速度、力量、体能等方面与同级别男运动员仍有天然差距,但这些先天身体因素对比赛质量所造成的影响,几乎已经不再是影响人们关注女性体育比赛的原因。换句话说,“女子比赛没有男子比赛好看”等认知,已经是过往的印象流。[全文]
-
英国赴南海航母感染,南海冲突的真相是什么?
中国根本不是南海问题的挑衅者。真正惹事、生事,令全球不得安宁的恰是那些南海相关小国。只是这个时候,美国装聋作哑,而当中国被逼无奈不得不效仿这些国家维护自己的权益时,美国却一下跳出来说什么大国欺负小国,进而屡屡采取军事手段介入南海,致使南海局势迅速升温。[全文]
-
国安法一周年,看看英国留下的“政治部”还怎么作妖
英国人1947年撤离印度时就曾经玩过这一套,通过人员换血和资料保密,不留任何情报资源给印度新政府,导致印度独立后长期陷于分离主义和宗教冲突当中不知该从何下手。香港在回归之后国安工作无法可依、无权可用、无案可查,也跟英国人的刻意安排脱不开关系。[全文]
-
嘎吱嘎吱,这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解体的声音
这些智慧和美德,我们在“苏格兰独立”的台前幕后统统都没有见到,见到的只有阴谋算计和愚笨短视,只有政客们为了一己私利玩弄民主、独立等等貌似高尚的借口,置真正的国家利益于不顾。[全文]
-
西方国家的ODA项目夹带哪些私货,已是公开秘密
打着援助的旗号行殖民之实,用对援助资源的排他性垄断构筑话语霸权和标准霸权,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还当主考官的行为,远比早年靠着坚船利炮搞殖民更隐蔽,更精致,危害更大。要么按它们说的来,接受一口施舍,要么饿死,这就是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死局。[全文]
-
英国有什么难言之隐?
有趣的是,这份文件的印太一章根本就没有提到过美国,但该章却提及英国将与法德这样的欧洲大国展开合作,以实现地区目标。有点无礼地问一句:英国不认为美国是印太地区的大国吗?还是英国有什么难言之隐(潜台词:不想公然与中国为敌)?[全文]
-
英国搞“民主10国”反华联盟失败,说明了什么?
《澳大利亚人报》以“7国集团对反华成员关上大门”为题,披露了英国设想引入澳大利亚、韩国和印度,将7国集团转化为所谓民主10国的构想,无限期的推迟了。英国方案的吃瘪,澳大利亚的撞墙,可以说是情理之中的必然结果。[全文]
-
在英国过春节,不能委屈了中国胃
2017年,大二,我在美国威斯利学院交换,当时的美国非裔舍友很喜欢追中国古装剧,我在宿舍看春晚直播时,央视的杂技节目成功吸引了她的注意。等到中国演员表演合唱时,这位美国舍友居然用蹩脚的中文叫出了两三个男演员的名字。[全文]
-
如果我们输了,他们说的假话就会成为事实
敌对国家败亡后,无视事实,开动文宣机器,通过亵渎其死尸,玩弄其残骸,以此给自身的政治合法性和制度优越性装点门面,这种近乎于有些变态的政治恋尸癖,是当代西方政治文明的一种癌症,也是近代以来人类政治伦理日渐沦丧的根源之一。 [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211:148,英国首相赢得保守党党内不信任投票
-
“我准备好面对死亡,但没准备好被英国送去卢旺达”
-
首相之位悬了,约翰逊赶紧“自救”
-
不顾普京警告,英国紧跟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打击系统
-
最后一刻,英国女王拄拐现身白金汉宫阳台
-
澳总督:女王离世后,会讨论是否成立共和国
-
600万户冬季断电,持续3个月…英国真担心俄气断供
-
英国又来拆台?意媒:约翰逊邀请乌克兰等组建新联盟,替代欧盟
-
家庭生活成本飙升,英国将向油气公司征收25%“暴利税”
-
俄愿有条件开放乌克兰粮食外运,英国拒绝
-
疫情爆发后英国3000名牙医退出NHS,公立牙科或消失
-
英国建议猴痘病例“高危险性密接者”隔离3周
-
佩洛西警告约翰逊:撕毁北爱协议,英美自贸协定免谈
· 北爱“脱英”? -
英国警方对“派对门”调查结束,到头来约翰逊只被罚50英镑
-
英媒:通胀严重,贫困英国家庭在麦当劳蹭网蹭暖气
-
天然气上涨95.5%,带动英国通胀水平超工资增速两倍多
-
英国通胀率升至9%,创近四十年来新高
-
看完从中国进口医疗物资数据后,英智库坐不住了:别对中国太天真
-
G7发涉华错误言论,我使馆: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
“很抱歉这听这起来像世界末日,但不得不说…”
-
-
· 不列颠 ·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如今光芒暗淡,明升88停滞,财政紧缩,连兄弟苏格兰也急忙“逃跑”,为了保证国家更为兴旺、民众更为富足,苏格兰“拼命”推动公投,脱离英联邦。英国绅士,你还在微笑吗?
-
BBC搞了个大乌龙,英网民炸锅
-
“女王”现身
-
庆典活动上,5名英国皇家仪仗兵因20℃“高温”晕倒…
-
提前几小时排队,就为了占据有利位置嘘他…
-
英国政府这一举措,让年轻人相当头疼
-
播“曼联是垃圾”,BBC道歉
-
收留乌克兰难民10天后,相恋8年的男友抛下孩子和难民跑了...
-
英国和德国游客盗窃伊拉克历史遗址文物被捕,或被处死刑
-
英女王出席伊丽莎白线竣工仪式,英媒意外
-
两小时不到,就被扔鸡蛋了
-
英国拟立法严打示威,香港网友看乐了
-
超200万英国成年人吃不起饭了
-
“笑掉大牙!港英时期香港人都没有的权利,现在英国会给你?”
-
77岁老妇为不交暖气费每天出门坐一整天公交,英首相这反应绝了…
-
英国一男子冒充牧师混入女王卫队军营,和军官一起吃喝还留宿…
-
《奇异博士》女演员和丈夫被控性侵13岁女孩近3年
-
在下议院看色情片的英国议员辞职:我点开了2次
-
能源价格上涨,英国民众用不起烤箱,1/3的炸鱼薯条店要关门
-
被发现参加乱港集会,移英港人在华人社区过不下去了
-
英媒:乌士兵不会使用英援导弹,英特种部队正在乌克兰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