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纺专:短板变“铁板” 探索科教融汇新密码

 人参与 | 时间:2024-03-28 20:35:32

陈科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李诏宇

在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成都纺专)大功率无源微波器件联合研发中心内,铁板一群来自机械设计专业的成都学生正与研发中心的科研团队共同研究一项技术。“老师,纺专这个器件的短板安放位置准确吗?”“老师,信号检测不到可能是索科哪里出现了问题呢?”……中国特色学徒制模式下的实习实训在这里已成常态。

近年来,教融成都纺专抓住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灵活、汇新快捷、密码高效的铁板特点,以“产研并重、成都优势互补”为重点,纺专采用“企业工作室+教师流动站+创新创业项目”的短板模式,开展校企合作,索科通过与成都华络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大功率无源微波器件联合研发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发中心),教融实现了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兼职、汇新成果共享,研发出了无源微波器件。

成都纺专是如何通过科教融汇,让这块高职的“短板”变成“铁板”的?8月,记者来到企业、学校进行探访。

解决产业中最实际的难题 技术突破在高职“落地生根”

大功率无源微波器件是雷达、天线、电台、无线网络基站等设备上最基础、最重要的信号处理器件。长期以来,只有进口的大功率无源微波器件,才能达到高精尖通信设备的技术要求。如何摆脱该器件的进口依赖,是众多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攻关重点。

2015年,成都纺专与华络通信共同建立联合研发中心,自此,校企科研团队便集中力量攻克大功率无源微波器件的应用技术研究。他们完成了大功率超宽带合成器、大功率超宽带贴装电桥机型技术攻关,开发产品100多个型号,共同研发的产品已在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设备中得到使用,实现进口产品的原位替代。

“科研成果一定要得到产业的检验与认证,高职院校要把科研论文写在产业最需要的地方,学生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与产业的天然契合。”成都纺专副校长、研发中心负责人宋超表示,产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复合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企业、科研院所的“产教研”合作,不仅可以创造新技术、新产品,还可以输出职业的新型人才。

从研发到生产,学生不再是“路人甲”而是“新主角”。学生在对专业、行业、产业有了深刻的职业认同的同时,还对人生价值有了新感悟。“作为一名高职学生的我,完全没想到,我的机械专业知识还能在祖国的国防通信领域有所作用,我非常自豪!”一位机械专业的“小学徒”高兴地说。

学徒制模式让职教青年有了新赛道

“跨界融合”如何开展?

记者了解到,学校教师团队主要负责机械结构设计与机械结构的试制,企业研发人员主要负责产品开发设计、信号的分析检测、产品的装调。企业技术先锋带领学生实习实训,专业教师开展企业技术培训,实现“研究中心在学院”“生产企业在校园”。

“现在,我在同一个学校里扮演着两个角色,一个是学校教师,一个是企业的工程师。”华络通信兼职工程师彭静这样介绍自己的“双重身份”。

在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基础上,该校每年从相应专业中选拔出十余名学生进入联合研发中心接受专业培养、承担技术研发工作,人才培养在多元课堂中实现了“产品机械结构设计-开发设计-信号检测-产品装调”全链的无缝衔接。

“除了技术技能的提升,参与中心岗位工作的学生还将获得产品开发补贴。产品开发出来后,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学生还能获得一定的奖励。学生毕业考核合格后,可直接到华络通信的研发中心工作,让学生真正从职业岗位上找到价值认同。”企业导师薛发秋自豪地说。

在这样的实践下,成都纺专探索出了一条“团队共生、平台共建、成果共育”的高职院校科研创新与服务之路。据介绍,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以“小项目”撬动“大生产”,以学校为中心打造“中试基地”与“培训中心”;以企业为依托打造“转化平台”和“实训基地”,持续打造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新样本。

纺织服装专业国际标准化建设研究院在成都纺专揭牌。受访者供图

顶: 414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