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花小钱给俄军“信息化”改造,我假想了一下
战术这东西是要跟着技术走的,但同样的技术条件下, 实力强的军队会有它的战术,实力弱的军队肯定也有适应技术背景的另一种战术[全文]
-
一周军评:俄乌冲突凸显当代防空难题
这其中今天想说的,是一个历久弥新,似乎难以改变的结论“防空防空,十防九空”,俄军作为世界上陆军防空体系最完善的军队之一,在乌克兰似乎仍然未能解决好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焦头烂额。[全文]
-
一周军评:美国陆基核导弹换代,对中国有多大威胁
这是民兵3无法做到的事情——或者说如果要把民兵3改进到能够实现这个任务,那其实和研制一种全新的导弹也没区别了。[全文]
-
一周军评:俄罗斯高超声速“匕首”打了什么?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有什么人出于某种原因,到了这里,可能只做短暂停留——而为了攻击这个稍纵即逝的时间敏感目标,俄罗斯不惜发射了一枚“匕首"来取某人性命呢?[全文]
-
俄军在乌克兰表现究竟如何?
这次俄军的指挥艺术,总体上来说还是值得打一个高分的,虽然它并不完美。俄军计划拟定阶段面临的乌克兰“战争迷雾”非常严重。未来中国东南某割据政权恐怕会比乌克兰政府更加有过之无不及,如何应对,就成了我们必须研究和防范的重要课题了。[全文]
-
一周军评:俄乌冲突的军事艺术与技术
俄军以5万左右的作战部队,就成功切断乌克兰东部前线十多万大军退路,形成了使之几乎陷入绝境的态势,从军事艺术角度说是可以拿到高分的。[全文]
-
一周军评:新年寄语,别跟我们来虚的!
在明升88科技发展放缓的时候,可以用概念刺激股市,在综合国力下降的时候,可以靠虚拟明升88国际危机,但这样的“虚拟实力”碰到了需要真实检验的时候呢?[全文]
-
《水门桥》是“现状下的天花板”,但还想说说电影和历史的区别
影片结尾归国点名的片段,虽然现实中绝无可能出现,但足以催泪。我在这里是流了眼泪,一方面影片塑造了那种气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像去年看《长津湖》的时候一样,想起了我们那些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前辈。[全文]
-
一周军评:美国未来战舰,头上还顶锅?
美国的DDGX反过来证明了,055确实领先他们一步。当初解放军讨论055设计方案的时候曾经提出排水量更大的“目标舰”方案,可能真的是相当超前,只不过最后为了控制预算和提高下饺子的速度,才折中选择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排水量12000吨的方案。[全文]
-
一周军评:美军“旅改师”,又领先了吗?
这次美军的军改方案,还是有亮点的,基本上还是承认和面对现实,在修修补补就能保持优势的欧洲地区,就积极修补一下,在已经搞不好了的亚太地区,也认清现实。反正亚太地区如果有冲突,肯定也不是靠美国陆军为主去打的,请一等人、二等人和四等人多努力吧![全文]
-
一周军评:和中国对抗,要付出多大代价
日本要干涉台湾军事冲突,实际上是一种自杀行为。在现实限制下军力弱小,进行干涉必然遭到报复,显然是一种自杀行为;而如果要把实力增强到能够进行干涉的最低限度,显然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杀。日澳就像是为虎作伥的伥鬼打算自己做个肉体,然后去挑战武松。[全文]
-
一周军评:中国靶场为何让美国人这么上心?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已经在亚太地区取得了技术优势,而美国对此其实没有办法。当然关于这件事,美国的技术官僚们是明白的,问题是在于政治圈是否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全文]
-
一周军评:朝鲜究竟强还是弱?
本周,朝鲜举办了“防卫2021”国防展,在这次展会上,他们展示了一系列先进导弹武器和“概念性”武器装备。但是,似乎西方国家都假装没有认真看朝鲜人到底展示了什么。其实他们当然不可能没有认真看。[全文]
-
一周军评:美国的“玄学”作战,终于正式亮相了
这场演习让我感觉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是美国组建“多域特遣队”以来第一次相关的公开报道,让我们得以一窥其面貌,对于我们真正理解美国人“玄学”一般的“多域战”理论也有所帮助。 [全文]
-
美国人说唐朝也曾踏入“帝国坟场”
最近美国《外交官》杂志刊登文章称,中国唐朝也曾在阿富汗陷入“帝国坟场”,称唐朝的国运也与阿富汗的“战败”有关,那意思很简单,就是为阿富汗的“帝国坟场”再添一笔“战绩”,并进而暗示,中国要是帮助阿富汗新政府,也会再次陷入“帝国坟场”……[全文]
-
一周军评:“大演习2021”是显示美国的信心,还是心虚呢?
这被台湾部分人视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征兆的美国大演习,居然对中美间最有可能出现兵戎相见的情形“视而不见”了,各位觉得这是因为美国海军很有信心呢,还是心虚得不行了呢?[全文]